鲁网7月22日讯7月22日,泰安市岱岳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岱岳区人社局相关负责同志介绍了岱岳区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工作有关情况,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发布会上,岱岳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区人社局党组书记周生涛介绍,今年以来,岱岳区以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为目标,以打造“岱岳好就业”服务品牌为抓手,聚焦就业困难人员、农村劳动力、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完善服务网络,细化工作举措,全力稳定就业总量、扩大就业增量、提高就业质量。截至6月底,全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994人。
推进融合共享,拓展就业创业“服务圈”。一是“社区微业”提档升级。积极推进就业工作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深入实施“党建引领、社区微业”专项行动,将建设“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列入全区首批“十项惠民便民举措”,对场地空间、功能分区、标识导视等进行系统优化,推动实现政策宣传可视化、岗位对接智能化、服务流程标准化,打造集政策咨询、岗位匹配、技能培训、创业指导等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就业服务综合体。目前,全区建成“家门口”就业服务驿站36个,就业服务广场25处。二是“双圈融合”数智赋能。以镇街党群服务中心、商圈周边为依托,以标准化就业服务驿站为平台,全力打造促进就业、保障民生的“15分钟生活就业融合服务圈”。同时,创新推出“AI+就业”服务模式,有效整合“数字人”“场景体验”等数智化资源,提升公共就业服务的专业化、数字化、标准化水平。目前,基本建成“双圈融合型”服务平台20处。三是零工市场扩容提效。创新实施“政府主导+专业运营+多元联动”工作模式,建成光彩大市场高标准零工市场,线上线下(300959)相结合,为群众提供就业政策咨询、岗位供需推介、职业技能培训、招工用工登记等“全链条”帮办服务。截至6月底,已开展直播带岗33期、政策宣讲6期次,举办公益岗退岗人员专场招聘等8场次。
优化供求服务,搭建求职用工“连心桥”。一是在拓清供求底子上更加精准。依托“网格化+大数据+铁脚板”,在全区9个镇15个村(居)建立就业失业动态监测点,精准掌握外出务工人员流向和辖区居民求职意向。全面开展“访企拓岗”活动,深入挖掘经营主体吸纳就业潜力,及时收集企业用工信息,并统一在“岱岳人社”微信公众号进行发布。二是在搭建供需平台上更加便捷。通过现场招聘、网络招聘、直播带岗等渠道,集中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服务。截至6月底,累计举办专场招聘31场次,“直播带岗”等活动99场次,服务用人单位1158家次,公众号发布招聘信息31期,提供就业岗位9800余个。三是在深化人才引进上更富成效。高质量开展“才聚岱岳共赢未来”书记区长高校行专项活动,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带队走进省内外高校,围绕产业人才需求与高校开展“面对面”对接洽谈,全面推介岱岳区产业发展优势、就业创业环境及人才政策,促成高校毕业生与区内企业的双向奔赴。今年以来,共设立青年人才驿站、就业基地、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等8个,聘请校园引才大使20人,举办校园招聘会7场。
强化培训赋能,锻造就业竞争“硬实力”。紧扣岱岳区产业特色,大力实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截至6月底,开展养老护理员、微视频制作、直播带货等职业技能培训班57期,惠及群众2264人,培训后考核合格1971人。在此基础上,聚焦农民工、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围绕先进制造、现代服务、康养托育、新职业等重点领域,推行“岗位需要+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四位一体培训模式,让参与培训的劳动者培训结业即技能鉴定,技能合格即岗位推荐。在养老护理项目制培训中,目前已开展培训4期、198人,培训结业举办养老护理员专场招聘会,106名学员现场达成就业意向,实现了从培训到就业的无缝对接。
发挥带动效应,激活就业增长“新引擎”。一方面,打造“一个中心”,构建全链条服务体系。创新打造泰山老街创业赋能中心,设立“创业一件事专窗”,将创业服务、营业执照办理、税务减免、医疗缴纳、大学生报到服务、档案服务、参保服务、社保转移、劳动关系等涉及多个部门的创业事项整合到一个窗口,创业者只需提交一次材料,即可完成所有事项的办理,赋能中心启用以来,已累计现场办理营业执照、行业许可证、证照内容变更等综合业务11件。另一方面,构建“三位一体”支持体系。对有创业意愿的人员做好创业担保贷款、创业指导、创业扶持补贴等服务,推动创业带动就业。1-6月,为28家小微企业、31家个体工商户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1亿元,带动就业500余人。
下一步,岱岳区将紧紧围绕高质量充分就业工作要求,锚定“就业更充分、民生更幸福”目标,全方位优化提升“岱岳好就业”服务品牌,着力健全便民化、精准化就业服务体系,全力将就业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为“强、富、美、优”新岱岳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多人社力量。(通讯员朱佳琳)
98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